真被张召忠说中了?掏空国库建造的2艘航母,如今彻底沦为废铁! 2019年,巴西海军将斥巨资购买的"圣保罗号"航母送往拆解,这艘原属法国的"福煦号"航母曾被巴西视为划算的交易,最终却成为难以处理的负担,同样尴尬的是阿根廷的"五月二十五日号"航母,该舰在马岛战争期间因频繁故障未能出港参战,最终只能按废铁价格出售。 阿根廷1968年花了250万美元买了艘二手航母,听起来很划算对吧?但后来才发现,这艘二战时期的老船问题一大堆:发动机动不动就罢工,舰载机十次起飞得有四次失败,到了1982年马岛战争,这艘航母干脆当起了"缩头乌龟",躲在港口不敢出战。 巴西的情况更搞笑,2000年他们只花了1200万美元就买下了法国退役的"福煦号",感觉赚大了,结果改装费花了8个亿!最要命的是,这艘航母的舰载机问题一直解决不了——法国原装的飞机早停产了,想换美国飞机又装不上去,2012年一次降落事故后,这艘航母就基本成了摆设。 我国军事专家张召忠早就说过:"航母不是买来就能用的玩具,"这两艘航母的遭遇完美印证了这句话,阿根廷那艘航母前后花的钱相当于当年军费的15%,结果连最基本的作战能力都没有;巴西那艘每年光保养费就要1.2亿美元,最后只能当"海上博物馆"。 最坑爹的是技术问题,阿根廷航母的关键零件必须从英国买,结果两国打仗后英国不卖了;巴西航母的核心技术只有法国人会修,每次维修都得花天价请法国专家,这正应了张召忠另一句话:买来的航母永远要看别人脸色。 买航母和买豪车一样,光有购买的钱不够还得负担得起日常维护费用,核心部件依赖进口就会受制于人,配套体系不完善的话,再先进的装备也发挥不了作用。 泰国也有艘航母,现在每年出海不到20天,被戏称为"世界最贵游艇";印度虽然自己的航母造得磕磕绊绊,但至少掌握了核心技术,这些例子告诉我们:军事装备必须符合国情,不能为了面子硬上。 这些航母悲剧告诉我们一个简单道理:有多大锅下多少米,阿根廷和巴西明明没有足够的财力物力来维持航母,却非要打肿脸充胖子,结果就是劳民伤财。 现代战争打的是整个体系,不是一两件先进武器,英国当年能在马岛打赢,靠的不是航母本身,而是完整的海军体系,土耳其就很聪明,知道自己玩不起航母,就重点发展无人机,照样很有威慑力。 说到底,国防建设要讲究实际,与其花大钱买个用不起的"面子工程",不如把钱花在刀刃上,这两艘变成废铁的航母,就是最生动的反面教材。